會員登錄
賬號:
密碼:
欄目導航
在線客服
 聯(lián)系方式
朱經(jīng)理:135-7192-1771
新聞詳情

西安移動廁所—西安南郊繆家寨漢代廁所遺址發(fā)掘簡報

瀏覽數(shù):11 

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西安南郊繆家寨漢代廁所遺址發(fā)掘簡報

《考古與文物》 2007年02期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
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2005年1月至2月,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浪仙嶼餐飲娛樂公司生態(tài)園基本建設(shè)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并清理了一處漢代廁所遺址?,F(xiàn)就此次的清理情況簡報如下。
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一、地理位置
浪仙嶼餐飲娛樂公司生態(tài)園位于西安市雁塔區(qū)繆家寨村西南約150米處。南距漢宣帝杜陵約3公里。杜陵邑在陵西北五里,位于今三兆村西北,繆家寨村以南。杜陵邑城址為長方形,東西長2100、南北寬約500米①。此次發(fā)掘的漢代廁所位于杜陵陵邑的北部稍偏東處(圖一)。


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二、地層堆積
該處地勢平坦,地層堆積較為簡單,自上而下可分為三層:
第一層,耕土層。厚約0.2-0.3米,土色呈灰褐色,土質(zhì)疏松,包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以及現(xiàn)代的生活垃圾。
第二層,近現(xiàn)代堆積層。厚約0.5-0.6米,土色呈紅褐色,土質(zhì)緊密,包含有青花瓷片等物。
第三層,漢代文化層。該層堆積較薄,約0.1米左右,土色灰褐色,包含漢代磚瓦殘片等建筑材料。
此次發(fā)掘的廁所遺址開口于第二層下。
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三、形制結(jié)構(gòu)
遺址為一平面略呈方形的地穴式建筑。地穴的四壁用板瓦殘片壘砌,西壁及北壁的上半部分已被破壞,東壁及南壁共有3個平面為長方形的斜坡道坑槽,均通向地穴。其中東壁1個,南壁2個。從遺址的整體形制來看,我們認為其為一處廁所遺存,三個坑槽為便槽(蹲坑),用板瓦殘片壘砌四壁的地穴為積糞池。由于受發(fā)掘場地限制,遺址外圍未做發(fā)掘,也未發(fā)現(xiàn)有墻基等其他相關(guān)的遺跡。
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1.積糞池
平面略呈方形,東西長4.3、南北寬3.8米,開口距地表約0.8米,底部距地表約1.6-1.8米。四壁均用板瓦殘片壘砌,壁厚約0.3米。東、南兩壁保存的板瓦41-43層,高度為1-1.1米,每塊板瓦平均厚度約0.018米。西壁下部較規(guī)整,上部向東傾倒,殘存高度約0.8~0.9米。北壁殘存高度約0.5-0.6米。糞池內(nèi)的堆積依據(jù)其土色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三層。
第一層,厚約0.3-0.5米,土色呈黃褐色,內(nèi)含紅褐色土塊,土質(zhì)松軟,包含有少量的板瓦、筒瓦的殘片。
第二層,厚約0.2~0.3米,為瓦片堆積,其中包含的瓦片中板瓦占多數(shù),筒瓦較少。板瓦的堆砌均為背面向上,較為整齊,似為一次坍塌所致。在該層出土有“長樂未央”瓦當殘塊,帶戳印的陶器殘片等漢代遺物。
第三層,厚約0.3-0.4米,土色呈深灰褐色,土質(zhì)松軟。該層出土五銖銅錢2枚,釉陶騎馬俑1件。
積糞池的底部打破生土,較為平整。在緊貼東壁便槽處南北向鋪設(shè)方磚4塊、條形磚1塊;在緊貼西壁及南壁處各鋪設(shè)棒卯磚一排,其余地方均未鋪磚西安移動廁所據(jù)悉2.便槽
便槽共3個。東壁1個,編號為C1;南壁2個,由東向西依此編號C2、C3。皆為平面呈長方形的坑槽,底部為斜坡狀,以條形青磚鋪砌,前端豎立一塊條磚,后端向下通至積糞池內(nèi)。兩壁用板瓦殘片壘砌,且略高出地面,形成踏足。
C1距積糞池東北角0.9米,東西向,長約1、寬0.15-0.2米。便槽斜坡較陡,坡角約52-55度,直通積糞池底部(封二,4)。
C2距積糞池東南角0.5-0.6米,長0.58~0.6,寬0.2米左右,坑底部略寬于上部。其東壁上層破壞較嚴重。便槽通至距積糞池底部0.3米處。
C3距積糞池西南角約1.7米,距C2約1.3米,破壞較嚴重。長0.3-0.4.寬0.2米左右。便槽通至距積糞池底部約0.2米處。
四、出土遺物
此次發(fā)掘所出土的遺物主要是以板瓦、筒瓦、瓦當、磚等為主的建筑材料,另外還有少量的陶器殘片等。收集標本共計約40余件。
1.磚,收集標本8件。均為泥質(zhì)灰陶??煞秩?,分別為方磚、條磚和棒卯磚。
方磚1件。標本Tl:170胎厚質(zhì)硬,夾砂粒。方形,素面平整,四側(cè)稍內(nèi)收。邊長34.6、厚5.2-5.4厘米。'
條磚共7件。依其規(guī)格等可分4型。
A型2件。表面均有加工痕跡。標本Tl:12,長36、寬17.8、厚7.7厘米。其中一角被切割出長10、寬7.7、高3.5厘米的缺口;標本Tl:21,長35.8、寬18、厚4.9-7厘米。其一面從中部向兩短邊加工成粗糙的坡狀。
B型1件。標本Tl:20,表面較為規(guī)整,其中一面有刮抹的痕跡。長35.3、寬17.7、厚9.5厘米。
C型1件。,標本Tl:28,表面較為規(guī)整,一面較為粗糙,另一面有刮抹的痕跡且該面下凹。長37.5、寬18.6、厚7.5厘米。
D型2件。形體較小,其燒制火候過高,致使其略有變形。磚的一面平整,而另一面有刮抹的痕跡并向下凹。標本T1:18,長31.8、寬16、厚8厘米。
榫卯磚,形制均相同,平面呈長方形,兩個長邊上分別制棒和卯,橫截面呈楔形。標本Tl:19,長32、寬21.6、厚5.2~7.2厘米;棒長4.6、寬6.5厘米;卯深4.5、寬6.6厘米。